点燃智能未来,共创AI新纪元
3月14日,在深圳的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Intel正式拉开了2025年度AI创新应用大赛的帷幕。这一赛事不仅彰显了Intel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关注与投入,也体现了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决心。在我看来,这样的比赛对于激发开发者的创造力、促进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类赛事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共同探索AI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同时,这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和协作的创新生态体系。希望此次大赛能涌现出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为科技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这项赛事迎来了第二届举办,无论是赛制、规模,还是奖项设置、奖金金额,都远远超越了首届比赛。
目前,当前,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我国,正迎来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趋势不仅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也在各行各业找到了具体的落地应用场景。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制造,从医疗健康到金融服务,AI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我看来,这种快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AI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普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伦理道德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在推动AI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同样重要,只有不断夯实基础,才能让AI真正成为推动未来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AI相关企业数量达到了4482家,AI专利申请量超过83万件,占全球总量的64%,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实力。同时,我国AI论文发表量也突破了36.8万篇,占全球总量的31%,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与产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还是专利的数量,都显示出国内对AI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而论文发表量位居全球首位,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科研人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数量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质量提升以及实际应用转化,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
早在2023年12月,随着酷睿Ultra处理器的问世和AIPC概念的兴起,作为行业领军者的Intel启动了AI创新应用大赛,旨在推动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在AI应用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此次竞赛共有2120支队伍报名参与,最终提交的作品数量为1083件,经过激烈角逐,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共同瓜分了超过50万元的奖金。其中,个人赛道的VidBot团队和企业赛道的熊猫AI团队荣获一等奖,每支团队获得奖金5万元。
紫的一提的是,Intel当时并未将赛事冠以“第一届”的称呼。
Intel公司高层近期提到,当前的行业趋势充满不确定性,这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ChatGPT所引领的人工智能热潮能否持续发展尚无定论;其次是Intel在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稳固;最后则是开发者群体对AI应用的兴趣能否长期维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目前行业的复杂局面。 在我看来,虽然AI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其未来走向确实存在诸多变数。一方面,ChatGPT等大模型的兴起无疑激发了全球范围内对AI的关注与投入,但如果缺乏明确的应用场景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种热度可能会逐渐减退。另一方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Intel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这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开发者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热情至关重要,但如何让他们始终保有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挑战。 总体而言,尽管当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但我相信只要各方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出更加成熟、实用的AI解决方案,就能为整个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但最终,比赛成果大大超过了预想,出现了许多充满创意的AI应用,其中一些在Intel的帮助下已经成功实现了推广与孵化。
新一届AI创新应用大赛继续面向全国的企业、机构、高校及个人发出邀请,热烈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参赛团队将借助搭载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的AIPC、锐炫GPU显卡以及边缘侧至强处理器等平台,结合多种AI技术,开发面向消费市场或特定行业的AI应用与解决方案。
本届赛事全面升级,呈现出全新气象,赛事总奖金高达160万元。
1、体系升级
在延续个人、企业双赛道的基础上,各赛道分别新增设“面向消费和商用领域”和“面向垂直行业及应用领域”的赛题。
个人赛道设特等奖1名,奖金8万元;一等奖2名,奖金3万元;二等奖3名,奖金1万元;三等奖7名,奖品为一台电脑。
企业赛道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15万元;一等奖2名,奖金5万元;二等奖3名,奖金3万元;三等奖7名,奖金6千元。
2、规模升级
大赛首次面向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开放,特别设置了“未来之星奖”,旨在为年轻开发者搭建一个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平台。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赛事的参与群体,也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与期待。 在我看来,此举意义重大。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竞赛的年龄限制,让更多怀揣科技梦想的孩子能够提前接触前沿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其次,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为国家储备高素质的专业力量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比赛的形式,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价值。 总之,这项赛事的创新之举值得肯定和支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平台涌现,助力青少年实现科技梦想。
一共5个名额,每个奖金2000元。
3、支持升级
Intel正致力于通过提升平台算力、优化全栈软件、打造实时答疑的AI赛事助手、发布QuickStart技术指南,以及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支持开发者的成长与创新。这种多维度的支持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利用资源,还能显著降低技术门槛,让更多的创意得以落地。在我看来,这样的举措体现了科技巨头对开发者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彰显了Intel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方面的决心。未来,随着这些措施的深入实施,相信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开发者加入到技术创新的大军中来,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其中,实时AI赛事助手依托开源的OPEA项目进行开发,结合大赛培训资料,搭建起内容丰富的专有RAG知识库,能够精准定位问题并提供解答服务。
对于成功晋级半决赛的优秀团队,Intel将继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先进的端侧设备以及云服务资源。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Intel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其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的决心与担当。通过这样的支持方式,Intel能够帮助这些团队更好地专注于技术研发与创新实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这也为更多有志于科技领域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联想、惠普携手两大顶尖合作伙伴——腾讯应用宝与火山引擎,以及扣子平台,共同为参赛者提供涵盖零代码到底层深度定制开发的全栈式技术支持,助力AI应用项目的落地与孵化。这些合作伙伴将全程陪伴参赛者,推动创新成果的实现。
4、奖项设置升级
在初赛和决赛环节,特设“Intel平台应用奖”“特色奖项”“商业潜力奖”“创业扶持奖”“优秀组织奖”,同时增设六大专项奖励,旨在激发更多创新实践。
其中,近日,Intel平台实践奖宣布向2000支成功开发出AI应用原型的参赛团队发放奖励,每支团队获得200元奖金。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科技巨头对创新人才的支持与鼓励,也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开发者中的普及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在我看来,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首先,它为众多怀揣梦想的技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帮助他们迈出探索AI世界的步伐。其次,通过设立此类奖项,Intel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尤其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科技领域的发展之中。最后,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企业更加注重构建开放合作生态系统的趋势,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 总之,Intel此次行动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既助力了个人成长,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这样有意义且富有远见的计划出台!
特别奖设置了联想与惠普两大顶级赞助商的荣誉奖项,每家将评选出2名获奖者,分别获得联想和惠普品牌的电脑以及专属礼品。这一设置不仅体现了赞助商对赛事的支持力度,也彰显了品牌对于年轻创新力量的重视。在我看来,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能激励参赛者发挥更大的潜力,还通过知名品牌效应为活动增添了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联想天禧生态共赢奖与惠普惠小微商业价值奖的设立,无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奖项不仅表彰了在商业实践中取得卓越成绩的企业,还通过在联想和惠普平台上的推广,进一步扩大了优秀案例的影响力。这种做法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同时也激励更多企业注重技术创新与服务质量提升。 在我看来,此类奖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奖励,更在于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它提醒着所有从业者,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这也体现了大型科技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展示平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未来希望看到更多类似举措,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创业奖包括5个卓越创业项目奖,各自奖励3万元。
组织奖包括优秀指导老师奖5名、优秀组织奖5名,各奖励品牌电脑。
6个大赛专项奖包括联想个人知识库应用专项、中国惠普AI即服务生态共创奖行业大模型实践专项、扣子AI PC+AI Agent端云协同应用专项、腾讯应用宝跨端游戏场景AI专项、Intel游戏娱乐应用专项、Intel边缘行业中小模型应用专项。
即日起至5月5日,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网完成线上注册,随后在5月7日前提交初赛作品方案。这一安排为选手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精心准备,同时也考验着他们在紧迫时间内的高效执行力。从赛事规则来看,主办方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参赛者的实际情况,这种灵活且人性化的设置无疑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其中。同时,这也提醒所有报名者要合理规划时间,尽早开始构思与创作,以确保最终提交的作品质量上乘。总体而言,这样的赛程安排既严谨又充满挑战性,期待看到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涌现出来。
5月8日到14日将进行初赛的线上评审工作,5月16日会公布进入半决赛的参赛者名单,参赛者需在6月25日之前提交半决赛的作品。
6月26日至7月2日,半决赛的线上评审工作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评审不仅体现了赛事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也展现了现代科技在赛事组织中的重要作用。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7月4日将正式公布入围决赛的参赛者名单。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赛事的公平公正,也让参赛者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接下来的比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届赛事吸引了众多优秀选手参与,他们的表现令人期待。相信通过这次比赛,不仅能选拔出更多优秀的选手,也能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7月26日,举行最终决赛线下答辩,以及颁奖典礼。
Intel推出的“点亮计划”不仅在初赛阶段安排了八场专项线上技术培训,还计划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举办线下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开发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参赛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支持,有助于他们更快地熟悉并运用大赛提供的平台工具,从而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我看来,“点亮计划”的推出体现了Intel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Intel不仅降低了参赛门槛,让更多有潜力的开发者有机会参与其中,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也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和机构提供借鉴,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谁能最终问鼎,咱们4个月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