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动态 > 科学动态
发布日期:2025-03-15 08:16:53

我国首个火电 + 熔盐储能项目主体竣工,为 40 多家企业供热解渴

火电+熔盐储能,绿色能源新里程碑

   3月15日,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能源集团宣布,安徽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厂房的最后一根钢梁顺利完成吊装,这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圆满竣工,并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从报道获悉,熔盐储能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熔盐在升温与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温差来储存热能,这一技术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在电网负荷较低的时段,即便火电机组仍在正常运转,我们可以通过抽取部分蒸汽将其导入熔盐储罐中储存能量。而当用电高峰来临或需要深度调峰时,这些储存的能量便能够被释放出来,从而有效平衡电力供需。 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系统的压力。特别是在新能源快速发展、间歇性发电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熔盐储能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在保证能源供应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熔盐储能将在更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构建更加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据介绍,国内规模最大的“火电充电宝”项目近日落地,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390℃高温与190℃低温双熔盐储罐技术进行储热,储热介质为三元熔盐,总储热容量达到1000兆瓦时。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缓解了传统火电机组在调峰运行中面临的供汽与出力之间的矛盾,还显著提升了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我看来,这项工程不仅是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典范。通过这种高效的储能方式,我们能够在用电低谷期储存多余的电力,在高峰时段释放出来,这不仅优化了能源资源配置,也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未来,希望更多类似的项目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同时进一步探索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技术路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了解,项目成功落地后,每年可消纳约1.28亿度新能源电力,相当于节省了3.2万吨标准煤,并减少了8.5万吨碳排放。此外,该项目还能充分满足当地40多家工商业企业的供热需求。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绿色能源应用的广阔前景,也凸显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重要价值。通过这样的创新模式,我们看到了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可能性,同时也期待更多类似案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科学动态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