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市场掀起价格风暴!存储领域巨头齐齐提价,行业震荡难平!
近日有消息称,多家NAND闪存原厂已经提前筹划,在4月开始上调产品价格。这一举动不仅反映了存储行业的最新动态,也显示出多家存储巨头的协同动作,使得NAND闪存的价格上涨幅度超出了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次集体涨价行为或许预示着存储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调整周期。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相关产品的成本压力会有所增加,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市场价格。然而,对厂商来说,这可能是其应对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技术升级需求的一种策略。无论如何,这种变化都值得整个产业链密切关注,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可能对下游产业造成连锁反应。总之,这次涨价事件提醒我们,全球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适应新的挑战与机遇。
消息指出,一月份,美光位于新加坡的工厂遭遇断电事故,导致部分晶圆产能受到影响。尽管公司未详细披露具体细节,但该事件已经对后续产品供货造成冲击。受此影响,近期新接订单的价格平均上调了约11%。
闪迪已发函通知将于4月1日调涨报价,三星和SK海力士也计划从4月起跟进涨价,此前这两家厂商已通过减产措施,将2025年第一季度的产量较2024年下半年减少了超过10%。
长江存储旗下致态,也将从4月起上调渠道提货价格,具体幅度不详,但有可能超过10%。
除了供应端的缩减和意外事件的影响外,需求端的旺盛增长同样是价格上涨的关键驱动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企业级存储对于大容量SSD的需求持续攀升,这使得存储产能面临更大的消耗。
美光、三星、SK海力士以及铠侠等存储芯片厂商计划从2024年第四季度起再次启动减产计划,以缓解当前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这一举措表明,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库存压力持续增加,价格下行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我看来,这些厂商选择此时重启减产并非偶然,而是对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格局调整后的理性反应。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存储芯片的需求一度被寄予厚望,但实际增长并未完全匹配预期,导致供需失衡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通过主动削减产能,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稳定价格,并为未来潜在的增长机遇做好准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减产虽然短期内有助于改善行业现状,但从长期来看,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才是关键所在。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快新技术的研发步伐,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则应加强与下游客户的合作,精准把握终端需求的变化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市场之前预测2025年上半年NAND价格或将持续下行,但从3月份开始,各大厂商多次计划提价,表明市场动态较预想更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