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开创AI新时代:中美科技三巨头的新角逐
3月20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指出,DeepSeek的崛起正在引领行业发生深刻变革,其创新模式或将彻底重塑人工智能行业的格局。他预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市场未来可能仅剩三家核心的AI模型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观点无疑引发了不少关注与讨论。在我看来,DeepSeek的成功确实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展示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也反映了当前AI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从长远来看,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或许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垄断风险和技术壁垒的形成。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确保公平竞争,将是监管者和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他非常看好DeepSeek、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在中国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认为它们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他也预计xAI、OpenAI、谷歌和Anthropic这四家公司将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引领技术创新的潮流。 从整体来看,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态势已经逐渐明朗。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拥有深厚的资源积累和政策支持,而美国公司则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这种格局不仅反映了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不同发展路径,也体现了各自的优势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领军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DeepSeek自今年1月问世以来,显著加快了全球人工智能研发的步伐。这家来自中国的初创企业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开源框架在技术发展中的潜力,这种成功案例无疑会吸引更多开发者投身于开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我看来,DeepSeek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的力量,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开放共享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引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拥抱开源,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突破性成果涌现出来,同时也为行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开源精神将继续引领科技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他认为,近期,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举措,看似给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带来了挑战,却意外地成为推动其自主创新的重要催化剂。在这一背景下,DeepSeek、月之暗面、智谱AI、Minimax以及百度等企业纷纷加快步伐,积极寻求技术突破,力求摆脱对英伟达高端芯片的依赖。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他们不仅努力优化现有算法,还尝试开发更适合国产硬件架构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逆境中的奋起直追,不仅提升了国内AI生态系统的自主可控水平,也为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长远来看,这或许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促使更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自立自强。因此,尽管短期面临困难,但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值得我们深思与期待。
李开复表示,“DeepSeek 反而因资源受限而更加高效,训练和推理成本仅为 OpenAI 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据2025年03月的数据显示,OpenAI今年的运营成本预计将达到70亿美元(约合506.26亿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DeepSeek的支出可能仅占OpenAI的2%。这种运营模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相比之下,DeepSeek要么免费对外开放,要么以极低的价格提供服务。“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奥尔特曼如今的压力想必不会小。”
他还表示,当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风险投资机构都在逐步缩减对基础AI模型的资金支持,转而将目光投向AI基础设施、行业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企业与消费者的各类AI应用。在中国,地方政府对于AI领域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北京更是早将这一产业确立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AI领域的投资依然在快速扩张,但资金的流动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集中于基础AI模型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