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党必看!解锁当代年轻人的睡眠密码
在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当天,知乎“吾辈问答”栏目发起了一个以“捍卫睡觉权利”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梁永安教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何怀宏教授作为领答人,携手多位知乎答主共同参与。他们从职场文化、心理机制、社会现状以及睡眠科学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年轻人面临的睡眠难题,揭示了当代人在时间挤压下的生存状况,并试图探索更多的解决之道。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指出,中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75小时,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间歇性失眠”“主动熬夜”以及“报复性清醒”等问题正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生活的普遍现象。睡眠似乎正在变成一种最容易被忽视甚至牺牲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他们或许并非因为生理上的疲惫而难以入眠,而是出于对工作、学业或娱乐活动的执着追求,选择了主动减少休息时间。然而,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情绪波动、注意力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长此以往,不仅个体的生活质量会受到损害,整个社会的效率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个人应提高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安排作息,避免不必要的熬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需为改善公众睡眠环境创造条件,比如优化职场文化、减轻学生负担等。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良好睡眠的价值,并付诸行动去维护它时,我们才能真正摆脱睡眠不足带来的困扰,拥有更加健康、充实的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一次访谈中通过数据说明了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并着重提到我国青年人群的睡眠难题多源于工作压力,“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务员、商贸以及建筑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日均睡眠时间普遍少于6小时”。他进一步分析称,通勤时间过长和职场压力过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两大具体因素。
梁永安认为,“无论是从社会学还是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这一代青年人无疑都值得我们投以特别的关注。”提到这一点时,我忍不住联想到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经典描写:老人历经艰辛捕获大鱼,却最终一无所获,然而他依然能够在夜晚安然入眠。这不禁让我思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如果一个人连一场完整的梦都无法拥有,那么所有付出的精力与努力,是否还能让人感到充实与满足? 这一代青年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他们背负着复杂的社会期待,同时也在快速变化的文化环境中寻找自我定位。他们的梦想或许有时显得脆弱甚至遥不可及,但正如那位老人一样,即便现实屡次打击,他们仍需要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坚持。如果连做梦的权利都被剥夺,那么生活是否会变得过于沉重? 在我看来,关注这一代青年,不仅意味着理解他们的困境与挣扎,更在于为他们创造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像老人那样坦然接受失败,同时又满怀希望迎接未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让每个夜晚都能带着满足进入梦乡。
“睡眠是最基本的需求,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何怀宏强调,良好的睡眠相较于膳食营养和运动锻炼更为关键。他坦言自己的作息习惯,每晚保证六至七小时的睡眠,午间还会适当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并且始终坚持不熬夜工作,“因为我觉得熬夜换来的那些时间终究还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此外,他还提到,睡眠压力既来源于个体,也与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就业、医疗、育儿以及教育等方面的焦虑情绪常常让人难以入眠。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这种现象困扰着不少人。究竟是什么悄然“偷走”了我们的夜晚?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大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我看来,“失眠”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的诸多压力与焦虑。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很多人即使下班了,依然被手机或电脑牵绊,难以真正放松下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三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年轻人占比逐年上升。这背后既有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比如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而长期熬夜又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入手,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一方面,减少晚间对电子屏幕的依赖,尝试通过阅读纸质书籍或冥想等方式帮助身心平静;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为个体提供更多支持,比如建立更加人性化的工作制度,让劳动者有更多时间享受高质量的睡眠。毕竟,良好的睡眠不仅是健康的基石,更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科普作家、2021年度新知答主“瞻云”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现象背后的原理,称“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这一现象为“睡眠-清醒时相延迟障碍”。心理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解磊,以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为例,称睡眠和做梦是比图灵测试更强的判断机器人是否有人性的信号,而当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进程预示着,“机器睡觉”在未来将成为可能。“AI都快梦到电子羊了,你凭什么不让我好好睡觉”,解磊呼吁人类必须好好珍惜睡眠和做梦这项权利。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也有自己的回答,“吾辈问答”是知乎推出的深度内容IP,聚焦于当下大多数人关心的社会议题,以问答的方式分享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此前“吾辈问答”推出了春节特别策划,倾听关于好好过年的“众声回响”。此次正值世界睡眠日,这场关于“睡眠主权”的讨论,直面年轻群体的睡眠困境并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