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动态 > 科学动态
发布日期:2025-03-24 10:47:19

《冰川退缩新见证:我国第三次冰川编目公布,面积锐减26%!》

冰川消融危机加剧:我国冰川面积大幅缩减26%震撼发布!

   3月24日消息,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于3月21日通过其官方平台分享了重要进展。根据公告,在2025年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当天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冰冻圈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冰川研究领域的持续深入探索,也体现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对冰冻圈变化监测与评估的高度重视。 从此次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无疑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的基础资料。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退缩问题时,这些数据将成为制定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也展示了我国在冰川保护与研究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关注冰川变化的行列中来,希望我们能够共同携手,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为守护地球生态系统贡献智慧与力量。毕竟,冰川不仅是自然遗产的一部分,更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西北研究院作为我国率先开展冰川研究的科研机构,分别在2002年和2014年推出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同时展示了关于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中国冰川变化的研究成果。

   根据该成果,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期间,中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了约18%,这一变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冰川资源的巨大影响。2023年,西北研究院再次组织专业团队,启动以2020年为基准年的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编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项重要任务在2025年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前夕顺利完成。这不仅为后续冰川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凸显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从这次编目工作的成果来看,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当前冰川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这对于评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减缓冰川退缩速度、保护脆弱生态系统,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关键课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项目落地,共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发展进程。

   依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前后,中国的冰川总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数量约为6.9万条。

   与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 世纪 60 年代至 2020 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 26%(每十年 4.8%),约 7000 条小冰川完全消失。

   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08 至 2020 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 6%(每十年 5.2%),表明最近十余年我国冰川已进入快速退缩阶段。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利用了空间与时间分辨率更高、质量更优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同时融合了第二次冰川编目积累的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手段,建立了一套更为系统化的冰川编目流程,从而实现了冰川编目的快速高效完成。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大规模冰川,还特别关注了那些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且已进入消亡阶段的残余冰体,最终统计出约3万余条此类冰体。这一成果让中国的冰川分布与现状变得更加清晰和直观。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完成了三次全国性冰川普查的国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冰川研究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技术进步,也彰显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的完成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为科学界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以及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希望我们能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挑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纯净的土地。

科学动态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