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摆渡人:北京发布全球首款急救(转运)机器人
近日,从“中船海神”微信公众号了解到,由中船海神公司携手云深处科技公司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急救(转运)机器人”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款机器人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不仅填补了医疗领域的空白,更在应急救援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在我看来,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医疗设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这款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救援效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同时,它也体现了科技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未来有望在更多场景下发挥作用。希望相关团队能进一步完善产品性能,推动其早日投入实际使用,造福更多人群。
近年来,“急救(转运)机器人”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款机器人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配“四足、四轮和履带”三种行走方式,从而实现“行走、奔跑、爬楼、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等七大核心能力。在功能方面,它不仅能够进行“呼吸、监护、输液、B超、除颤、心肺复苏和供氧”,还能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例如从-20°C到55°C的温差跨度。这一技术突破使它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自动精准地对伤员实施“动中急救”。 这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无论是自然灾害救援、复杂环境作业,还是安全事故救援、战场急救以及院前院内转运,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地形险峻或环境恶劣的地方,传统救援手段往往难以施展,而这款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多功能性,为生命救援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认为,“急救(转运)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医疗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新高度。它不仅提升了应急救援效率,也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信这类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更大的潜力,成为人类对抗灾难的重要伙伴。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成果涌现,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一款四轮急救机器人配备了集“呼吸支持、生命体征监护、输液管理、B超检查、除颤治疗、心肺复苏以及供氧”于一体的“便携式急救设备”,能够根据指令迅速攀爬楼梯并灵活跨越障碍物,最终抵达目标区域开展紧急救援工作;另一款四足急救转运机器人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通过机身两侧搭载的“便携式急救设备”,可以自动且精准地为伤员提供“移动中的即时救治”。
专家表示,“急救机器人”和“急救转运机器人”的出现,填补了国际上应急医学救援设备“具身智能”领域的空白,弥补了传统人工应急救援中的诸多局限与不足,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效集约、灵活迅速、快速施救”的智能化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显著增强我国在应急医学救援中的综合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