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成功执杖月背,星际宝藏采集创举引领未来
3月27日最新消息显示,今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具体如下: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
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转运机制及其相关精神疾病药物的调控原理
-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
-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与极低温制冷新机制
-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
-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发育
-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
-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
据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年度遴选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导,吸引了超过270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评审,其中包括440多位两院院士。经过两轮严谨的投票评选,从700多项杰出的基础研究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确定了十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前沿领域的不懈探索,也体现了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它为技术突破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为科学家们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共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同时,我也期待这些获奖成果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开花结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十大科学进展”遴选活动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走过二十载历程。这项活动不仅见证了我国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也成为了观察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窗口。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这些成果展示了科学家们不懈探索的精神与智慧。站在2025年的视角回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自信开放、充满活力的中国科学界。未来,期待更多突破性进展涌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