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启蒙·点亮梦想:清华-腾讯携手为乡村教育注入科技力量
3月31日消息,据“企鹅支教”公众号透露,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IGE研究中心携手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数字支教实验室共同开发的人工智能通识公益课程,已正式在企鹅支教平台推出。
截至2025年3月14日,企鹅支教平台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覆盖了6个省/直辖市、24个州市、67个区县,共有202所学校、281个班级参与,惠及超过7000名学生。其中,甘肃省有94所学校开设了134个班级,河北省有67所学校开设了98个班级,青海省则有29所学校开设了30个班级,重庆市也开设了9所学校共15个班级。这些课程主要面向乡村小学,通过双师课堂模式,由资深志愿者讲师在线授课,本地教师负责组织学生互动。 这一项目的推进不仅填补了部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空白,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的重要领域,其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对于更多尚未覆盖到的地区而言,如何扩大受益面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总体来看,这项公益行动展现了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尝试,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普惠每一个角落。
2024年底,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人工智能治理(AIGE)研究中心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共同组建了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组,致力于打造贯通大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框架。目前,这一教育体系已顺利搭建完毕,配套的小学、初中、高中三册《人工智能通识》教材也已完成编撰,并计划于4月中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IGE研究中心携手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共同推出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这是一次推动基础教育与前沿科技融合的重要尝试。该课程基于《人工智能通识》(小学版),目前已上线44节,并将持续更新。课程团队由兼具科研实力的人工智能专家与深耕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组成,确保了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这一合作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人工智能的机会,还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帮助他们建立对新技术的正确认知。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希望更多类似的项目能够涌现,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群体,助力构建更加公平且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