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评小米/雷军回应SU7爆燃事故:是一个好的范例
4月2日最新消息,关于备受关注的SU7爆燃事件,小米与雷军在昨晚相继作出回应。
雷军表示,由于事故原因仍在深入调查中,小米目前尚未能实际接触事故车辆,因此许多关键问题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答复。然而,小米方面明确表态,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公司都会秉持负责任的态度,直面问题,不会有任何推诿或回避的行为。 在我看来,小米的这一态度值得肯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尤为重要。公开表明不回避的态度,不仅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也能更好地推动事件的妥善解决。希望后续调查能够尽快得出结论,同时也期待小米能够在处理此类事件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多诚意与担当。毕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用户的信任是最宝贵的资产。
在雷军作出回应后,胡锡进发表文章称,雷军和小米此次的回应态度格外值得肯定。
他还表示,衷心期望我国更多社会组织及地方政府能够从近期围绕小米SU7事故引发的舆情波动中深刻领会舆论传播的内在规律。在面对各类事故或突发状况时,应主动选择及时公开信息的方式与公众沟通,避免采取沉默或其他消极应对措施。
各行各业的组织和机构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情况。小米公司的处理方式在整体上堪称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和各类社会团体借鉴和研究。
全文如下:
近日,雷军就小米SU7事故作出回应,小米公司也针对公众的疑虑逐一进行了最新说明,这种态度值得肯定。尽管事件已持续发酵两天,若上述回应能更早发布自然会更好。然而,考虑到事件本身的严重性以及小米当前面临的声誉风险,稍微延迟是可以理解的。总体来看,今晚的回应依然称得上及时,且态度坦诚。对于小米公司至今仍未接触事故车辆,这确实影响了问题解答的全面性和速度,但这一解释是可信的。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涉事方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部情况,需要时间进行调查和分析。然而,公众通常期待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这就形成了一组矛盾。如果等到所有信息都核实清楚后再作回应,虽然答案可能会更加清晰、准确,但这一过程中公众的疑虑会不断增加,甚至可能对涉事方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削弱后续沟通的效果。过去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近日,小米SU7的事件持续发酵,从昨晚开始便成为舆论焦点。随着更多信息尚未完全披露,网络上关于事故后车门无法正常开启的讨论不断升温,同时也有声音质疑小米是否在刻意回避一些尖锐问题,甚至存在压制负面舆论的嫌疑。这些问题无疑对小米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在我看来,无论真相如何,目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只会让外界的猜测愈发激烈。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小米在面对重大事件时需要更加透明和及时地回应公众关切,而不是陷入被动局面。尤其是在智能汽车领域,消费者的信任至关重要。希望小米能够尽快公布详细情况,并妥善处理相关争议,以恢复市场信心。毕竟,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今晚雷军亲自作出回应,小米针对公众的疑问补充了一些已知信息。尽管仍有部分问题未得到明确解答,但坦诚相见的态度和直面任何情况的承诺,赢得了大多数公众的认可。这份因调查尚未完全结束而存在几处空白的回应,向公众展现了真诚,传递了尊重,因此其发布的效果显然优于继续拖延或等待。这一回应不仅有利于社会,也对小米及雷军本人有益。
近日,小米SU7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其舆情波动和演变过程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老胡真诚呼吁,更多社会机构及地方政府能从中深刻领会舆论传播的内在规律。在面对各类事故或突发状况时,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及时的信息披露与公众沟通,避免因拖延或隐瞒而加剧矛盾。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无法保证始终处于无波澜的状态,多数情况下难免会遭遇负面事件。小米公司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方式整体上可圈可点,值得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