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 2大烂活引发狂热粉丝集体绝望!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从手握SWITCH,玩着那款20多帧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以及画面糊成一团的《猎天使魔女3》,到最后干脆将其束之高阁,任其蒙尘。
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 NS2 代发售,弥补一下以前的遗憾。
结果临了,任天堂的一场发布会,竟让手中的初代产品显得更加精致美观。这场发布会不仅展现了新产品的强大功能,也让人重新审视经典之作的魅力。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老玩家情怀的致敬,更是对匠心设计的坚持。无论是复古的设计还是创新的技术,都体现了任天堂一贯的高标准与独特眼光。这样的对比反而让我们意识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情怀,更因为其在当时就达到了令人难以超越的高度。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新鲜感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那些沉淀下来的美好。
整场直面会总结来看,任天堂在2025年推出了一款硬件规格相当于2022年水平的设备,引入了原本为2020年打造的3A大作,而这些游戏的售价却达到了2028年的水准。
最终这波事件彻底点燃了网络,一夜间各种NS2相关的段子铺天盖地。昨晚,国内的B站、抖音、微博纷纷登上热搜,话题持续霸榜整晚。与此同时,国外的X和YouTube等平台也掀起了热烈讨论。
有时候实在难以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说,NS一代耗费近十年建立起的良好口碑和坚实基业,就在这一小时内彻底崩塌了。
虽然这个时间段分享消息确实稍显迟了一些,但我还是想先给那些还没来得及观看直面会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Nintendo Switch 2的具体配置。 Nintendo Switch 2的发布无疑让不少玩家眼前一亮,尤其是在硬件性能上的提升。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款新机型在处理器和图形处理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不仅意味着游戏体验将更加流畅,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不过,也有部分玩家对新机的价格表示担忧,毕竟更高的性能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成本。我个人认为,尽管价格可能偏高,但如果Nintendo能通过丰富的独占游戏和持续优化的用户体验来弥补这一点,那么Nintendo Switch 2依然会是一个值得入手的选择。毕竟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一台既能满足掌上娱乐又能连接大屏享受的游戏主机,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这次NS2在硬件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屏幕部分采用了7.9英寸、120Hz高刷新率的LCD显示屏,并且支持HDR技术。
但 NS2 的 LCD 屏幕素质,究竟能有怎样的 HDR 表现,仍需存疑。
关于2代产品从上一代的OLED屏幕切换回LCD屏幕的情况,也很难简单地判断这究竟算不算一次升级。
对了,SteamDeck的屏幕尺寸为7.4英寸,这与NS2在视觉感受上可能会比较接近。不过,关于NS2的重量目前还没有明确信息,但从现有的握把设计来看,并未采用明显的人体工学优化,这意味着长时间游玩可能会导致手部疲劳,舒适性恐怕难以令人满意。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NS2的设计似乎更注重基础功能而忽略了长时间使用的体验细节。这对于一款游戏设备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毕竟玩家对设备的友好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使用意愿和满意度。未来厂商或许需要在硬件设计上更加全面地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仅仅追求功能上的堆砌。
接下来是底座,插上底座后,NS2 最高可支持 4K 分辨率输出。
由于功率的增加,底座也配上了更强劲的风扇提供散热能力。
据悉,NS2的底座接口存在一定的功能限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支持HDMI2.1。这一情况可能对追求高画质体验的用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在4K高刷新率游戏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这或许会让部分玩家在选择设备时有所顾虑。不过,这也可能是厂商在设计时权衡成本与性能后的结果,具体影响还需根据实际使用场景来判断。无论如何,对于期待更高画质表现的玩家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点。
这也就意味着最高输出规格只能达到 4k/60 Hz,尽管大部分游戏可能也跑不满这个参数,但在 VRR 可变刷新率下是否能稳定输出帧数,也是发售后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机身接口,NS2 也跟上了 Win 掌机的步伐,增加到了两个。
这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期待任天堂能推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点子,比如VR技术或者体感功能,结果呢,您能想到吗。
除了增加一个充电接口之外,该产品目前的主要功能是与售价300多港币的摄像头配套使用。
在2025年的今天,这种设计风格简直像是日本厂商的杰作。在这个摄像头集成度极高的时代,能够将功能浓缩到仅2厘米的空间内,并且支持3D人脸扫描与识别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然而这款产品却显得格外复古。
然后是重点中的重点,NS2 的新 Joycon。
作为Nintendo Switch的标志性配件,手柄最初被传将新增一个C键,消息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猜测这个C键代表“Copy”(复制),也有人认为是“Copyright”(版权),甚至调侃说一按这个键,任天堂的法务团队就会迅速出动,维护其知识产权。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基于原新闻的改编,不构成实际报道。
结果这个 C,是 Chat( 聊天 )或 Connect( 链接 )。
按一下,就能和好友建联,实现线上联机的功能,配合上面提到的摄像头,可以组建一个面对面的多人线上会议。
除此以外,手柄从滑轨改成了磁吸,吸力强劲,需要按下开关才能拆除。
这终于达成了初代产品的期待,对手柄的拔插操作也变得更加便捷了。
最近备受玩家关注的是,新款Joycon手柄可以拆卸的设计,为游戏体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在FPS类游戏中,将其当作鼠标使用能显著提升操作的精准度。这一创新功能无疑为玩家提供了更多便利,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反应和精确瞄准的场景下,能够更好地满足竞技需求。不过,也有人担心长时间使用这种模式可能会影响手感,甚至增加疲劳感。无论如何,这种设计体现了厂商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类似的创新功能出现。
不过,这项功能在掌机状态下需要一张桌子才能使用,这使得在高铁或飞机上使用时显得有些不便。而在电视模式下,除了坐在茶几前短暂操作外,似乎也没有太多适用的场景。
所以,这个或许专属于长时间待在电脑桌前玩游戏的朋友,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注意,既然人都已经坐在电脑桌前了,推荐还是使用鼠标吧。
顺便吐槽一下那个难用的 +、- 号还在
而大家比较关心的性能,任天堂官方并没明说。
有传言称,NS2可能搭载了英伟达30系架构,并支持DLSS技术,其游戏表现或许与Steam Deck相差无几。
鉴于一二三方厂商的深度优化以及主机模式的支持,综合游戏表现超越普通版本并非没有可能。
总体的硬件总结,到这也大差不差了,对不少任天堂玩家来说,硬件性能也一直不是重点,够用就行了,所以下面就聊聊游戏阵容。
先说 NS2 目前公布的第一方游戏,宝可梦 ZA 和密特罗德 4 这种 NS 初代也能玩的就先不说了,还是聊聊首次公布的新作品。
这次展示新手柄功能的游戏共有两款,其中之一是《NS2WelcomeTour》。这款游戏的性质与《1、2Switch》以及索尼的《宇宙机器人手柄指南》类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游戏仍然以独立的形式进行销售,不会随其他产品随机附赠,预计定价也会是全价发售,这种做法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小气。
另一个是类似于 ARMS 的,利用新手柄特性的游戏 Drag&Drive。
这游戏真的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感觉像是任天堂讲了一个带着苦涩意味的笑话。说实话,这种创意虽然独特,但玩起来却让人哭笑不得。我个人觉得,这样风格的游戏或许更适合一小部分特定玩家群体,但对于大众来说,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它的节奏和设定。无论如何,这种敢于尝试新鲜元素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利用鼠标模式操作,控制轮椅机器人打篮球,个人感觉不如直接搞个澡堂子搓背模拟器,我还更兴趣一点。
其余第一方的份量,也不能说满足大伙期待。
即将推出的新作《World》延续了马车系列的经典魅力,据悉,此次的世界地图设计更为宏大且细腻,为玩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探索体验。预计游戏会包含一段时长可观的单人剧情模式,让玩家们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之中。
前作作为在NS平台上销量突破6000万份的现象级作品,此次新作的销量预计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NS2的装机量,这一点无需多言。
即将推出的新作《星之卡比》目前透露的信息较少,但从已知内容来看,似乎加入了竞速玩法。
虽然这一作的制作人再次换成了樱井政博,但他的才华和对品质的把控一向让人放心,所以质量方面基本无需担忧。大家对绿帽子的期待这次终于有了回应,而且还有塞尔达新作的消息传来,这无疑让粉丝们感到兴奋。不过提到无双题材的游戏,可能还是会让一部分玩家有些犹豫,毕竟这类作品需要在剧情深度和动作爽快感之间找到平衡。我个人觉得,只要游戏能在玩法上做出特色,并且延续系列一贯的高水准,相信还是会吸引不少玩家入坑的。无论如何,有樱井政博坐镇,至少在创意和乐趣上不会让人失望。
光荣又带来个王国之泪版的无双,算是旷野之息无双的续作,咋说呢,也算是情理之中,总比没有强。
最后一个压轴出场的,就是森喜刚的新作了。
作为任天堂的经典角色再次登场亮相,观看演示视频的游戏体验有点像《马里奥 Odyssey》,自然依旧是非常有趣的,毕竟任天堂的游戏制作功底在那里摆着。
不过大家翘首以盼的几大重磅IP都未能现身,就连3D马里奥的相关消息也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动森、塞尔达这些系列自不必多说,火纹系列更是杳无音讯。至于宝可梦的正统续作,恐怕连文件夹都还没来得及创建。喷射战士系列依旧只展示了第三代的内容。
从第一方的表现来看,整部作品未能充分激发观众的情绪。
不过,也有不少第三方厂商涉足其中,比如FromSoftware推出了一款看似继承了《血源诅咒》风格的作品——《Dusk Bloods》,并选择成为NS2平台的独家发布。
但并不能首发登录,画饼画到了明年。
丝之鸽,或许真的要来了!就连《传说之下》也推出了全新作品《Deltarune》。
两款游戏即将于本年度登陆NS2平台,这一消息无疑比主机本身的动态更引人注目。NS2作为新一代主机,其市场表现尚未完全明朗,但这两款备受期待的游戏显然已经吸引了大量玩家的目光。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这些作品不仅延续了系列的经典元素,还带来了许多创新设计,这对于主机平台的吸引力提升至关重要。 我的看法是,对于游戏行业来说,优质内容始终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即便硬件性能再强大,最终决定玩家选择的还是那些能够带来独特体验的游戏。这两款作品的加入,或许会让NS2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同时,这也提醒各大厂商,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内容质量的打磨。毕竟,只有当软硬结合达到完美平衡时,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剩下的,之前由于硬件性能限制而未能登陆NS平台的一些老游戏,这次也毫无悬念地有望成为NS2的首发作品。
以《赛博朋克2077》、《艾尔登法环》、《双人成行》以及《最终幻想7:重制版》为代表的游戏大作近年来不断刷新玩家对游戏世界的认知与期待。这些作品不仅凭借精美的画面和创新的玩法吸引了无数目光,更通过深刻的故事内涵触动了玩家的情感。 《赛博朋克2077》尽管经历了开发过程中的波折,但其构建的未来世界依然令人震撼。夜之城的霓虹灯下隐藏着复杂的人性与社会问题,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人难以忘怀。而《艾尔登法环》则以开放世界的自由度和挑战性的战斗系统重新定义了动作RPG的标准,它的成功证明了经典IP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双人成行》以其独特的合作机制和幽默风格成为多人游戏领域的典范,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非单纯的技术比拼。至于《最终幻想7:重制版》,它不仅是对原作的一次致敬,更是对现代技术的一次大胆尝试,将情怀与革新完美结合。 这些作品共同展现了电子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魅力所在——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能够传递思想、引发共鸣的文化载体。未来的游戏行业无疑会更加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优秀的作品将会涌现,为全球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不过到这,其实也都还好,顶多算是没能满足大家的期待。但之所以这次 NS2 能被如此吐槽,几乎全网喷之的事,我还一件都没说呢。
所以,接下来要讲的才是这次直面会最逆天的地方。
机器的售价为3450港币(约人民币3234元),价格稍高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任天堂在日本市场发售的新品价格不到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74元,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售价,确实便宜了近1000块人民币。这种定价策略或许与日本本土市场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竞争环境有关。一方面,日本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接受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促使厂商采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反映出任天堂在全球市场上的差异化定价策略,旨在根据不同地区的购买力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企业对本地化运营的重视,也可能引发外界对其国际市场定价策略的关注与讨论。
这意味着全球玩家都在为日本的NS2国家补贴买单,这种差别对待确实让人感到不舒服。
聪明的你可能会想到,那到时候买个日版不就得了。
不得不佩服任天堂的脑回路,毕竟他们的操作堪称高智商的典范。由于日版实行严格的锁区政策,并且无论是系统还是游戏都严格限定为日文,这让非日文用户完全无法使用。这一系列操作简直让人感叹其智商之高,直逼250的大关。
所以,想买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日本玩家享受福利,而自己不得不多花将近1000元。
但你别看我们游戏机不便宜,游戏也是真贵。
自NS2代产品推出以来,游戏的价格从原来的59.9美元上调了20美元,变为79.9美元。而港版数字版《马车世界》的定价为499港币。
其实这价格跟PS那边的设定也相差无几,只能说这家厂商借鉴了索尼的经验。
遗憾的是,所有游戏都已经体验过了,由于NS2与NS游戏可以互通,若想在NS2上享受更高分辨率和更流畅帧数的NS游戏,就需要额外支付1000日元进行升级或开通任天堂订阅制会员服务。
好吧,尽管首发时游戏的表现未能完全达到玩家的期待,但厂商采取了地域区别定价的策略,并对游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价。这种做法无疑引发了玩家群体的广泛讨论。在我看来,游戏行业竞争激烈,厂商希望通过调整价格来平衡成本与市场需求,但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玩家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仍然是需要深思的问题。毕竟,长期来看,良好的口碑和玩家信任才是推动游戏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些问题你都选择默默承受了,我还是坚定支持任天堂,打算找黄牛加价购买首发版。
NS2设备如今也放弃了对普通MicroSD卡的支持,转而仅兼容Express版存储卡,这无疑让存储成本大幅上升。以256GB容量为例,其价格已经攀升至约700元,与以往MicroSD卡的“白菜价”时代相比,确实令人感叹。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入门门槛。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或许意味着需要重新规划预算,甚至重新选择设备。不过,这也反映了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博弈,未来是否会有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出现,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配合 NS2 机身自带的 256G,不额外买卡就够装一部 COD 的,根本想不出任天堂到底有啥不上 SSD 的理由。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各界的高度关注下,NS2推出了一项备受争议的举措。
连隔壁都没忍住差点笑出声,可能这次 NS2 直面会唯一的好处,就是让 PS5 和 NS 初代变得更保值。可以说除了日本人,全世界都怒了。
我也理解,NS1作为一款销量破亿的现象级游戏主机,想要推出一款令消费者满意的新品迭代,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NS这款产品自身能够容纳的功能已经相对有限,而且以目前的硬件条件来看,要实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创新并不容易,因此升级点较为平淡也是正常现象。
不过,大家担忧的不是没有优质作品,而是害怕看到粗制滥造的作品,NS2无疑让所有满怀期待的人感到失望。
随着PS6的脚步渐近,各类Windows掌机层出不穷,下一世代的任天堂是否能凭借NS2稳住游戏行业的地位,仍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在新硬件这边整出这么一档子事。
对于任天堂的第一方游戏而言,如今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果无法打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那么很可能会迎来一片批评之声。
但要打造出超越《生化危机》系列中那些恐怖怪物的游戏,或许比开发出色的硬件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