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力量崛起!中国软件开发者数量突破940万,创新步伐全球领先!
智慧科技
12月22日,据央视报道,2024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于20日至21日在武汉成功闭幕。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软件开发者人数首次超过940万。
随后,我国已成为全球开源参与者数量排名第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开源鸿蒙生态设备已超过10亿台。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开源协作平台已上线试运营,注册用户数量接近150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鸿蒙5.0也在会上正式发布。开源鸿蒙5.0将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设备的融合,推动万物智能互联的发展。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开源技术和物联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开源鸿蒙生态设备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其强大的市场接受度,也展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新上线的开源协作平台表明我国正在积极构建一个开放的技术生态系统,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开源鸿蒙5.0的发布更是标志着我国在AI与物联网技术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将极大地促进智慧生活的普及和发展。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王成录进一步分享了开源鸿蒙在商业化应用方面的成果。他表示,开源鸿蒙已在智慧家居、智慧康养、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成果斐然。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0家单位加入开源鸿蒙生态,超过8100名开发者为该项目贡献了超过1.2亿行代码。开源鸿蒙作为新一代操作系统,正在迅速聚集全球开发者的智慧与力量。这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也标志着中国在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开源模式正逐步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通过这样的开放合作平台,不仅能够加速技术迭代升级,还能促进不同行业间的跨界融合,形成更加繁荣的生态系统。 这种趋势表明,开源不仅是一种软件开发方式,更是一种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模式。它能够汇聚全球资源,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参与其中,开源鸿蒙有望成为引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标杆。
此外,大会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基于开源技术的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鸿”。该系统已在广州成功部署,实现了不同种类电力设备的数据互联互通。
通过这一系统,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各地电力设施的数量、建设及运行情况,促进了设备间的智能互联与协同,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键介绍,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电鸿”系统使成本降低了60%至70%,效率提升了五至十倍。
此外,充电桩与电网之间的信息互动能够显著减少接入和维护成本,提升电能使用效率。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在电价较低时进行充电,未来还可以让客户参与到电网的削峰填谷工作中。目前,已有350家产业链企业加入“电鸿”生态系统,超过800款终端设备完成了适配工作。这一生态系统的迅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及数字化转型。
开源,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开放模式已成为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方式,并且已经深入到软件开发的各个角落。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和99%的企业均在使用开源软件,这充分体现了开源的巨大活力和深远影响。展望未来,随着开源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开源必将在促进信息技术革新和产业进步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