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新闻 > IT新闻
发布日期:2025-04-09 18:17:29

中建信息2024年报:生态服务与数智化服务业务协同驱动,营收突破206亿元,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态与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

   4月2日,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了2024年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约206.2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7.06%。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6亿元。这一成绩反映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稳健发展能力。 从这份年报来看,中建信息在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努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显示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智慧。未来,希望中建信息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在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波动的背景下,中建信息紧抓数字化转型以及信息化产品与服务自主可控带来的发展机遇,坚定推进“做优做精”生态服务业务,“做大做强”数智化服务业务的战略目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公司多元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重点布局低空智慧城市和应急领域,智能机器业务收入成功跨越10亿元大关;数智总集业务实现营收26亿元,多款自主研发的产品正逐步进入成熟应用阶段,为公司未来的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平台优势筑基强链,生态服务纵深进一步拓展

   中建信息在生态服务领域深耕企业级ICT增值分销市场近二十年,凭借专业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已构建起一支超过千人的团队,其中销售工程师占比超过六成。其技术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百余个城市,持续强化自身的生态平台价值与渠道资源优势。作为华为企业业务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建信息连续十六年在中国区企业业务总经销商市场份额中位居首位。在2024数字生态大会中,公司再次荣膺“增值分销商十强”和“2024数字生态平台领军企业”两项大奖,进一步巩固了其在ICT增值分销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从中建信息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成功离不开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建信息通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优化产品结构,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也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信中建信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借鉴中建信息的经验,共同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繁荣发展。

   凭借强大的生态平台价值与渠道资源优势,中建信息积极推动产品多元化战略布局:一方面,深化与超聚变、浪潮商用机器、微软、IBM、AMD、SAP等国内外顶尖企业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紧抓自主可控领域的市场机遇,与华鲲振宇、绿盟科技、达梦数据库、麒麟软件、东方通、奔图等主流国产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借助全国优质渠道资源的广泛覆盖,公司不断强化对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推动生态体系建设迈向深入,助力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落地实施。

   智能机器业务成为公司新增长极,2024年收入突破10亿元。依托大疆无人机技术,公司形成“低空飞行+N”场景解决方案矩阵,涵盖水利工程、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成功应用于抗洪救灾、应急监测等场景。中建信息无人机团队在湖南洪涝灾害救援中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获得应急管理部高度认可。同步拓展的培训业务累计培养800余名专业无人机飞行员,覆盖多省应急管理系统,并斩获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新锐训练机构”“卓越训练机构”双项荣誉,为低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工业AI与数智总集双擎发力,服务深化驱动价值跃升

   在数智化服务方面,中建信息着力数智产品及服务升级并拓展数智总集业务,以总集服务商角色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中建信息深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以及智慧企业应用等领域,组建了一支规模达300人的数字化服务团队,推出了智能平台、水泥工业互联网、数字底座等核心产品。在2024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毛利达到1.43亿元,其核心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凭借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突出表现,中建信息在“2024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榜单中位列第79名。

   人工智能领域,自主研发的“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深度融合AI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中国建材集团560家企业全覆盖,构建起“集团-板块-区域-工厂”的全级次覆盖。该系统已在华能、中煤等重点客户实现突破。公司将依托丰富的生产线场景,持续优化算法模型,未来将赋能更多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信云智联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全资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浙江水泥、祁连山水泥等多家集团成员企业中成功落地应用。这一平台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技术路径,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智慧企业应用领域,由中国建材集团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系统实现了薪酬管理的全级次覆盖,成为集团内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标杆。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信云智联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表明,中国企业正在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向着更加自主可控的方向迈进。未来,期待更多像信云智联这样的企业能够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我国工业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时,中建信息自主研发的智能数字底座已全面投入实际应用,并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与DeepSeek大模型的高度兼容与深度适配。这一平台正朝着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AI平台方向持续演进。在报告期内,信云智联积极推动大模型在安全生产、智能制造以及数据治理等关键领域发挥作用,例如提前识别潜在风险、优化生产流程以及全面提升数据治理效能。展望未来,信云智联计划进一步深化该平台在动态感知、智能决策、效率提升及敏捷响应等方面的优化升级,致力于为企业量身打造覆盖全方位需求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种将先进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做法,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其解决行业痛点的决心。尤其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能够通过智能化手段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风险,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强调平台的自我进化能力,意味着它不仅能适应当前的需求,还具备面向未来的成长潜力,这对于追求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总体而言,信云智联的努力方向值得肯定,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公司正加快推进向价值链赋能型的转型升级,数智总集业务实现收入26亿元,占总收入的12.76%。在标杆项目领域,成功中标中铝集团“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并开拓了与国产算力厂商百信、安擎的直客直供合作;在新能源布局上,进一步深化与国电投、三峡集团的合作,完成了低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构建;在自主品牌发展方面,自主研发的FastCube超融合产品已在中芯国际、邦普循环等重点行业客户中落地应用。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为集团及国有大型企业客户提供自主可控数字基础设施适配服务的新路径。

   据年报披露,中建信息在研发与创新上持续投入,累计获得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416项,新增申请专利177项(含发明132项),并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产学研联盟,推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推动信息技术领域国产化替代,为企业与数智化连接提供更顺畅的途径

   千帆竞渡,当前,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驱动算力产业快速前行,算力集群的构建也在不断提速。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指引下,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国产化进程持续深入,逐步构建起“28N”架构体系。以电信、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以及医疗等为代表的行业,作为亟待数字化转型的传统领域,对高品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中建信息的生态服务与数智化业务开辟了广袤的发展空间。

   中建信息将继续与国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同频共振,秉持“让企业与数智连接更便捷”的使命,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构建、资源协同、平台创新以及能力培育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数字生态体系,致力于成为数智化生态服务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我认为,这一战略方向不仅体现了中建信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也彰显了其作为技术桥梁角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唯有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技术挑战。同时,这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像中建信息这样的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IT新闻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