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新闻 > IT新闻
发布日期:2025-04-09 23:15:28

我国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和企业名单揭晓,闲鱼等知名企业脱颖而出,共有 28 家企业成功入选

二手商品行业新风口,28 家知名企业成功入选,你熟悉的品牌榜上有名

   4月9日消息,近日,商务部联合其他五部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4〕474号)的要求,共同组织专家对各地提交的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与试点企业的申请进行了严格评审,并于4月3日正式公布了评审结果。 这一举措无疑为我国二手商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二手商品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试点城市的建设和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二手交易环境。 同时,这也体现了政府对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支持态度,未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二手商品流通真正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重要桥梁,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名单:

   序号

   城市

   天津市河东区

   浙江省杭州市

   江苏省常州市

   安徽省合肥市

   山东省青岛市

   山东省枣庄市

   湖北省武汉市

   广东省深圳市

   重庆市江北区

   10

   四川省成都市

   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名单:

   序号

   所在地区

   企业名称

   北京

   致美生活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中古优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孔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天津市河东城市更新产业运营有限公司

   山西

   世纪威锋(长治)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

   上海悦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上海置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食品有限公司小东门调剂市场

   浙江

   浙江阿里巴巴闲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0

   安徽

   安徽省点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11

   福建

   福建程辉实业有限公司

   12

   山东

   转转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13

   山东

   山东当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4

   山东

   枣庄胖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15

   山东

   山东汇工实业有限公司

   16

   山东

   济南凤凰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7

   山东

   山东第二树循环家具有限公司

   18

   湖北

   亿家净水(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19

   广东

   广州乐人回收乐器有限公司

   20

   广东

   万表名匠(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21

   广东

   深圳市通天地通讯市场有限公司

   22

   广东

   深圳市微丰启科技有限公司

   23

   广东

   深圳市几禾科技有限公司

   24

   广东

   凌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25

   海南

   索物(海口)再生资源贸易有限公司

   26

   重庆

   重庆市奔力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27

   重庆

   重庆广诚龙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28

   四川

   四川银谷碳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查询获悉,去年底,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激活社会闲置资源,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此次试点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我认为,当前推进二手商品流通不仅契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回应了公众对环保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期待。尤其是在2025年的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让物品“二次焕新”。而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配套设施,不仅能有效提升二手市场的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升级。 此外,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溯源等手段加强二手商品质量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保障买卖双方权益,也有助于重塑消费者对于二手产品的信任度。总之,相信经过此次试点探索,我国二手商品流通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二手商品流通方面不断探索,以“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为基本原则,结合群众的实际消费需求,特别聚焦于二手手机、服装、家具等领域开展试点项目。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期待能够总结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为全国范围内的二手商品流通提供宝贵经验。 展望至2027年,我国二手商品流通领域的政策框架将更加成熟完善,各类二手交易市场以及相关经营主体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将显著提升。同时,作为连接买卖双方的重要桥梁,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质量将进一步优化,使其成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平台之一。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过程中还需注重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鼓励创新也要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总之,随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相信未来几年内我国二手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将二手商品流通网点合理规划进城市的商业布局中,同时在乡镇设立适合当地居民需求的二手商品交易场所和商贸中心,推动二手商品的收购、销售以及寄卖等相关业务持续发展。 我认为,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惠的选择。通过规范化管理二手商品市场,可以增强买卖双方的信任感,从而激发市场的活力。此外,这也有助于减少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二)推动二手商品网络交易的发展,强化线上平台的主体责任,支持二手商品交易平台采用“互联网+”模式,完善平台交易规则,增强信息服务平台能力,提高二手商品交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

   (三)推动社区二手商品交易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社区借助空置房屋或与专业化运营机构合作,开设二手商品寄卖店(点),不定期组织居民参与二手商品交换活动,举办节假日期间的“跳蚤市场”,以促进居民之间闲置物品的有效流转和循环利用。

   (四)推动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鼓励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二手商品电商平台、二手商品经营企业及个体从业者等各类市场主体,尝试拓展“互联网+二手商品”业务,同时探索二手商品租赁、竞拍、拆解销售、回购等创新经营模式。

   (五)加强网点布局。推动二手商品经营主体通过连锁经营、合作加盟等方式,设立集二手商品销售、收旧售新及以旧换新于一体的流通网点,促进二手商品循环利用。

   (六)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支持二手商品经营者在采购、鉴定、估价、修理、售卖等流程中,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导二手商品流通领域的领先企业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信息互通与共享。

   (七)执行收购登记制度。督促二手商品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严格执行收购登记制度,并根据二手商品类型,如实记录名称、特征等内容。收购过程中如发现涉嫌销赃等情况,要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配合做好调查工作。

   (八)整顿线上交易环境。强化对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监督力度,要求相关平台遵守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在平台上展示或交易法律严禁的二手商品的行为。

   (九)依法依规销售。二手商品经营主体销售时须如实告知消费者二手商品维修、翻新等情况,以及质量、性能等关键信息,开具相关销售单据。根据不同品类二手商品的特点,向消费者提供必要合理的售后服务,且就售后服务期限、条件与消费者达成一致。

   (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二手商品交易的相关方需严格遵循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向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泄露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同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恢复二手手机等设备中的任何数据内容。

   (十一)随着二手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地在推动二手商品交易规范化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诸多领域亟待细化和完善。建议尽快研究出台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二手商品流通地方性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针对不同品类的商品,应逐步构建起一套全面覆盖收购、鉴定、评估、维修、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标准体系,以确保交易过程透明公正,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能够促进二手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助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时,还需充分考虑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避免因过度干预而阻碍创新活力。此外,加强公众对二手商品的认知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宣传引导更多人接受并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总之,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二手经济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十二)强化监管力度。严肃整治通过二手商品交易平台进行销赃、走私以及在商品上使用假冒商标或粘贴伪造认证标识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一旦发现涉及刑事犯罪的情况,依据行刑衔接机制,迅速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IT新闻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