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巨头立讯精密:未来生产基地之争,印度对美国发起挑战
北京时间4月9日,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中,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向分析师表示,公司正与客户商讨应对美国关税的策略,其中包括考虑将更多的生产转移至美国及其他地区。
立讯精密为苹果公司代工生产iPhone和AirPods,其态度和举措使外界能够洞察全球企业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方式。
据路透社获取的电话会议记录显示,王来春指出,中美关税摩擦对立讯精密的利润和收入影响有限,原因是公司向美国出口的终端产品数量较少。不过,在电话会议中她也提到,立讯精密有必要考虑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
王来春也提到了在美国设厂的可能性。“只要具备商业可行性,并且经过全面评估后确认可行,我们并不排除将部分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以此来更好地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她说道。
她表示,有客户向公司咨询,是否可以在北美为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产品提供特定服务。立讯精密已向部分客户表示,公司需要相应的商业保障。“然而,在此之后,我们还会综合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安全因素。”王来春说道。
立讯精密作为苹果的重要供应商,其业务难免会受到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的影响。尽管外界普遍担忧苹果可能因关税问题面临挑战,但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中,立讯精密的管理层并未直接提及苹果或具体的客户情况。这种谨慎的态度或许是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市场猜测,同时也显示出公司在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时的策略选择。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立讯精密在公开场合回避对特定客户的直接评论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战略平衡。一方面,这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公司对于自身业务韧性和多元化布局的信心。不过,这也提醒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苹果及其供应链仍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如何在变局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将是所有相关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王来春提到,立讯精密正计划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布局,不过具体的选址信息尚未公开。这一决策反映出立讯精密对国际产业链优化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灵活战略调整能力。 在我看来,立讯精密此举既是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一种回应,也是企业寻求成本效益与市场风险平衡的重要尝试。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地区。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更好地贴近目标市场,增强竞争力。立讯精密选择在此时加码东南亚投资,无疑是在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过程中,积极拥抱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王来春指出,立讯精密目前没有计划在印度设厂扩张。不过,若客户提出具体需求,公司会予以评估。她还提到,公司在现有厂区基础上增设一条新生产线通常需要1到1.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