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极限,开创人工智能新纪元
4月10日消息,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今日举办的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透露,中国移动当前可调度的算力资源规模已占据全国的六分之一。未来,中国移动计划在现有的算力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云智算能力的建设与整合。
杨杰透露,未来,中国移动计划在现有算力网络的基础上深化云智算布局,聚焦“四个重点方向”,致力于打造集算力、工具、模型与应用于一体的“AI全栈服务体系”。这一战略不仅彰显了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壮志,也表明其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迈进。 在我看来,此举是中国移动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对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技术之一,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中国移动选择在此时加强AI领域的投入,不仅能巩固自身行业领先地位,还能为更多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同时,这也符合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然,在推进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潜在挑战,比如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新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等。但我相信,凭借中国移动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期待看到未来中国移动能够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变化和发展成果!
具体来看,中国移动计划打造超大规模的“算力基地”,加速推进万卡级和千卡级智算中心的扩展升级,并着手研究十万卡规模的智算中心,构建“集中化分布式”的推理算力布局,逐步形成“中心集约、边缘泛在、中训边推、训推协同”的智能计算网络体系。
杨杰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任务在全网流量中的占比预计将达60%,这给算网基础设施的架构创新带来了紧迫需求。他同时预测,2030年的推理算力增速会达到训练算力增速的四倍。 这一预测无疑揭示了未来十年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化,网络与计算资源的协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推理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超训练算力,这意味着未来的算力布局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关注模型训练环节。这种变化不仅考验着硬件设施的升级能力,也对软件算法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平衡训练与推理之间的资源配置,将成为构建高效智能网络的关键课题。此外,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中国若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就必须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同步。
相关阅读: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相关的任务将在全网流量中占据高达60%的比例。这一预测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势头,也反映了其在未来社会与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在我看来,这一趋势既令人振奋又充满挑战。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将是未来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总之,抓住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谨慎应对可能的风险,确保技术发展真正造福于民。
《中国移动 2024 年营收 10408 亿元同比增长 3.1%,移动客户达 10.04 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