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未来通信梦想!6G全息超表面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体验
4月14日消息,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和紫金山实验室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于4月10日至12日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大会期间,中信科移动、中国移动与北京大学三方携手推出“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为未来6G毫米波大规模MIMO高速传输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方案。
三家单位携手,在业内率先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基站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移动通信技术方案,该方案以可重构全息超表面(RHS, 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天线为核心技术。这一技术突破为6G时代的高速宽带通信提供了全新思路,不仅有望大幅提升网络容量与传输速率,还可能显著降低功耗和设备复杂度。 我认为,这项技术的提出标志着通信领域向智能化、高效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加速布局6G技术的大背景下,这种基于RHS天线的创新方案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同时,它也为未来构建更加稳定、灵活且覆盖广泛的无线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我们也应关注其后续发展,比如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优化性能以及解决实际部署中的挑战等。总之,这是一次值得期待的技术革新。
通过引入光学全息技术到微波领域,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出一款采用超薄平板结构的低功耗天线阵列。这款创新设计摒弃了传统的金属贴片,转而使用超材料来构建全息图案,这种做法不仅大幅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重量,还显著提升了其性能表现。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集成动态调控元件,该天线阵列能够灵活调整超材料的电磁特性,从而实现空间波束的重新配置。这一技术突破为未来通信设备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其功耗低、体积小、散热效率高以及易于扩展和动态调节的特点,使其在5G乃至6G网络建设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个人认为,这项技术代表了现代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即跨学科融合带来的创新。将光学领域的全息概念引入到微波工程中,不仅拓宽了天线技术的应用边界,也为解决当前通信系统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全新思路。特别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时,这种轻量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显得尤为关键。此外,随着对动态可调特性的深入探索,未来的无线通信设备或将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这无疑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这项成果展示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所能达到的高度,值得期待其后续发展带来的更多惊喜。
进一步地,全新设计的样机引入了全息波束成形传输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案在天线规模、馈电架构以及能耗等方面的限制,成功构建了一套适用于6G时代的新型毫米波多用户多流宽带移动通信平台。该系统与当前主流商用无线通信标准高度兼容,展现出在6G毫米波大规模MIMO高速传输领域的巨大潜力,可广泛服务于卫星通信、空中/地面移动通信、蜂窝网络以及紧急救援通信等多样化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