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建厂陷阱?友达掌舵人曝惊人内幕:做得越多亏得越惨!
4月17日,在“Touch Taiwan智慧显示展”期间,显示面板龙头企业友达光电董事长彭双浪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面板厂商暂无赴美设厂的计划,因为在美国建厂将会面临亏损,生产规模越大,亏损也就越严重。
彭双浪指出,面板厂商建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产品需具备一定的毛利率才能达到成本效益的要求。此外,美国在面板产业上下游配套方面较为欠缺,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也不完善。
尽管出口美国可能遭遇20%或30%的高额关税,但面板厂商若选择在美国设厂,仍难逃亏损风险。相较之下,采取全球化的战略布局显得更加务实可行。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面对高昂的关税壁垒,企业需要更灵活的应对策略,而全球布局不仅能分散风险,还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不仅考验企业的战略眼光,也提醒我们全球化仍然是许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如何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寻求合作与共赢,将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彭双浪指出,面板厂商若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赴美设厂,恐怕只有“头壳坏了”才会这么做。毕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哪里成本低就选择在哪里生产,这种趋势已经延续了四十多年。 在我看来,这一现象反映了全球化对产业布局的深远影响。企业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本能驱动着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解,而美国相对较高的运营成本使得其吸引力大打折扣。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正在悄然改变这一格局,未来企业的决策或将更多地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战略考量,将是包括面板行业在内的众多制造领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坦言,美国目前趋向于抵制全球化,这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不再低廉。以往从源头到终端,企业总是选择成本最低的零部件,但如今这种情况正变得愈发困难。